欢迎进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纪念办学60周年专题网!
微信关注:

学校官方微信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书怀

首页  >  记忆中南林  >  书怀

谢朝柱:五十春秋 灿烂辉煌——回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校发展的历程

2018-09-03 05:46 来源: 作者: 0

弹指一挥间,我们以激动之心情迎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五十华诞。中南林的五十年是风雨漂泊的五十年,是前进曲折的五十年。是快速发展的五十年,是难以忘怀的五十年。从它的诞生到今天,每一步都是可圈可点。学校经历了风风雨雨,分分合合,坎坎坷坷的旅程,历尽搬迁动荡之苦,饱受严冬之寒,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春天。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实现了由大动荡到大发展,由单科性到多科性的跨越,一个日新月异、生气蓬勃的中南林正在湘江河畔崛起。回顾五十年的历史,令人难忘,令人感动,令人鼓舞。

在陶铸谋划中诞生

    中南林学院的前身是湖南林学院和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华南农学院林学系的前身是广东林学院。湖南林学院和广东林学院同时于1958年成立。195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一年。全国各省都成立了林学院。随着六十年到国民经济实行大调整,全国大多数林学院均被调整撤销建制。革命家陶铸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他高度重视高等林业教育,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革命家的无穷智慧、教育家的无限情怀向中央建议,在广州创办中南林学院。为尽快成立中南林学院,他亲自组建筹备班子,由中南局常委、秘书长雍文涛任筹备主任;他亲自为学校描绘发展方向,要面向世界,办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他亲自到校视察,检查筹备进展,为学校圈定基建红线;他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他亲自为学校基建提出要求,规划教授宿舍……由于陶铸同志的高度重视,经过短暂一年的筹备,中南林学院于19647月在广州正式挂牌成立,由国家林业部直属领导,为发展中南地区的高等林业教育树立了里程碑。

在大动荡中求生存

    从湖南林学院到中南林学院的岁月里,是学校处于不稳定的高峰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时间长达18年之久,学校年年为搬迁所困扰。在极左思潮主导下,掀起了农林院校大搬迁、大合并的热潮。可以说,中南林就是在又分又合,南搬北迁的困境中求生存。学校于1964年轰轰烈烈在广州成立,开局起步势头不错,但到1965年就受到中央内部通报,责令搬出广州,因此国家林业部19664月正式批准迁到乐昌林区办学。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搁浅中止。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兴起,中南林学院首当其冲,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深受其害。学校领导和广大知识分子受到冲击,成为运动的专政对象,含冤关进了“牛栏”。1968年,全校教师和干部举家老少,搬出校门下放到广东英德干校劳动改造,接受再教育,学校处于全部停办状态。197010月广东省一位主要领导一声令下,限七天之内,全部搬出黄婆洞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改名为广东农林学院。中南林学院的撤销,是对学校又一沉重打击,学校的校产一夜之间损失所剩无几,无偿留给了广东外语学院。从1970年到1975年与华南农学院合并的五年,中南林失去独立办学的主体,没有发展,只有停滞。1974年应湖南省委的要求,经与广东省委协商,通过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原湖南林学院的教职员工迁回湖南,恢复湖南林学院的建制。当时湖南省领导承诺,湖南林学院迁回原址长沙烂泥冲办学。承诺尚未兑现,就受到“四人帮”干扰,说林学院不能回到长沙办学,于是省委领导在无奈之下发出命令“兵发大江口”。大江口是指溆浦县一个兵工厂所在地,是一个远离县城35公里的大队驻地。19757月学校领导带领师生共400多人无奈的从广州市搬到湘西大山沟办学。山区办学条件极其困难,交通不便,开门是山,出门爬坡,生活艰苦,教学条件简陋。为了学校的生存,没有实验室自己装,没有菜吃自己种,没有图书馆就在学生宿舍自习。坚持艰苦办学八年,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拨乱反正,学校迫切要求恢复中南林学院管理体制迁回城市办学。1978年经湖南省政府同意,报请国家林业部批准,恢复中南林学院,由林业部直接领导。1979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中南林学院在株洲新建校址,从溆浦迁回城市办学,看到了中南林发展的曙光。1965年到1975年是中南林处于大动荡的高峰时期,它所造成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真是一场大灾难。

在改革中大发展

    1979-1998年,是中南林学院从大动荡转变为大发展时期。学校历经动荡漂泊之后,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改革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中南林学院从严冬走过来,沐浴着春天的温暖,师生热情高涨,斗志昂扬,精神焕发,投入到振兴中南林学院热潮之中。从此中南林学院获得了新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大发展的第一标志,大搞基本建设,在株洲重新建校。1978年恢复中南林学院的管理体制后,国家林业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立即批准在株洲新建校址,这是学校大发展新的里程碑。从1979-1983年国家共投入两千多万元,完成校内主体建筑7万多平方米,19837月学校全部从大江口迁离到株洲新校址办学,揭开了中南林学院发展的新篇章。大发展的标志是专业建设大发展。1978年前全校只有林学院和森工两个系六个专业,之后发展到六个系30个专业,为扩大招生满足社会需要,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并开始探索专业设置由行业性、单科性向多科性、前沿性专业发展转变,在专业设置上敢于创新,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我们率先在全国创办了家具设计和森林旅游专业,成为全国第一。这两个专业一成立,就展示了它的生命力,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亮点。大发展的第三个标志是学科建设大提升。硕士、博士学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拥有硕士点11个,博士点1个。特别是1993年我们突破无博士点的历史,开创博士教育新篇章,为中南林学院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大发展的第四个标志是科研成果的大丰收。先后共有130多项成果受到国家和部、省的表彰。“六五”期间,我校获奖项目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七。中南林在动荡中仍然坚持科研并取得丰硕成果实不易。大发展的第五个标志是创办林科教工程办学新模式。从1987年期我们先后与双牌县、资兴市、炎陵县进行全方位合作,走出一条“目标共识、功能共报、合作共步、利益共享”的富民强校之路,获湖南省1993年度教育成果一等奖。为此中央媒体的中国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均在头版做了宣传报道,名扬全国。林科教工程成为我校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志,所以2004年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评为“优秀”,把最高级的荣誉授予了中南林学院。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南林学院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学校才能加速发展。

在开放中大跨越

1998年起,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转变,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等学校大力扩招,给学校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到2008年经过十年跨越式的发展,开放办学,大大提升了办学实力,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生了巨大变化。

巨变之一,建设大投入。近几年长沙校区投资十多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2023亩,比原来增加一倍。教学设备快速增长,总价值达7.6亿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巨变之二,学校规模大扩张。为了扩大办学空间,先后与湖南林业学校、湖南林业技工学校、湖南农机研究所、湖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合并。现拥有各类学生3.95万人,59个本科专业,27个二级学院,办学实力大大增强。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巨变之三,学科建设大提升。学校拥有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三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点,44个硕士点,三个国家重点学科,排在湖南省属高校前列。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被授予“优秀”高校。近几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其中《杉木林生态系统功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巨变之四,面向世界办学大开放。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增设了国际学院,招收俄罗斯、韩国、泰国、美国等13个国家的留学生106人,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5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校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悠悠岁月,一晃就是半个世纪。在50年的征途中,战风雨,跨坎坷,饱受折腾之苦,深知办学之艰难。五十年办学实践令人启迪:稳定是立校的前提,改革开放是兴校的发动机,特色办学是强校的力量源泉。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只有改革,才能兴旺;自由开放,才有跨越;只有创新,才能超群。稳定、改革、开放、创新给中南林科大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现在沿着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向全省高校五强目标挺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我们老一辈中南人向你致敬!在你五十年华诞之际,祝你高歌猛进,勇往直前,再创辉煌,桃李芬芳满天下! 

 

   (谢朝柱:高级工程师,历任广东农林学院政工组副组长、革委会副主任,湖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85年至1994年任中南林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