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友网!
微信关注:

学校官方微信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庆回眸  >  校友风采

刘惠民:耕耘在树木树人的王国——记1978级校友、西南林学院院长刘惠民

2018-09-04 02:46 来源: 作者: 0

刘惠民校友

 

20073月,春城昆明,鸟语花香,莺飞草长,云南省素质教育现场研讨会在美丽的西南林学院召开。作为东道主的院长,干练爽直又不失儒雅之风的刘惠民率先走上了交流讲台。面对着济济一堂的同行,为教育事业耕耘多年的他侃侃而谈,西南林学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成绩,在精彩的言语间得到生动再现。与会代表不时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对西南林学院办学业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这位“老”院长扎根云南边陲20余年、掌舵西南林8载多的无限赞赏。

1982年,刘惠民结束4年大学生活,从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毕业。手捧着毕业证书,他的心情格外激动。尽管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但却记载着大学生活的全部。大学期间,刘惠民如饥似渴地专心学习,刻苦钻研,善于实践,成绩突出,成为校级三好学生标兵,在校期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揣着母校师长授予的满腹学识,他抑制不住建功立业的深深渴望,在分配志愿书上激情写道:“到林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风华正茂的刘惠民离开鱼米之乡的故土,奔赴到祖国西南边陲,象一粒生命旺盛的种子,在神奇绚丽的彩云之南顽强地生根、发芽。

进入西南林学院,刘惠民走上三尺讲台,讲授经济林课程,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他把青春年华和满腔热情倾洒于他所钟爱的树木树人事业。由于学科、科研成绩显著,刘惠民很快受到了学院和上级部门的重视。198411月大学刚毕业两年多就担任了学院团委书记,成为学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1988年担任学生处副处长,1990年担任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199312月,年纪尚轻的他被提拔为西南林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和行政工作;19993月,又就任西南林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进入学院领导班子的那刻起,刘惠民就开始为西南林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殚精竭虑,精心筹划。特别是成为学院院长后,他把找准学院位置、推进全面改革作为实施政重点,把西南林学院推向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西南林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独立的林业院校,在林业学科方面有着自己独特优势。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刘惠民敏锐地感到,这是学校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他再三强调,西南林学院必须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全局中谋划自身的发展,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的建设事业,用知识引领经济结构的调整、转移和升级,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刘惠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率领学院科技人员总结、创新了几种竹子快速无性繁殖技术和速生栽培技术,为云南大力发展竹子资源做出了贡献,在红河州、思茅地区、德宏州等营造了上万亩的优质高产竹林,建立了优质高产种子园和多种造林模式。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设中,西南林学院承担了竹园和药草园的建设工作,他担任总指挥,率领师生齐心协力,成功地引入了41属、318种竹子栽培在竹园内,创造了世界竹类栽培史上的奇迹,圆满完成了两个专题园的建设,为世博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地方开展的科技服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刘惠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促使了他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他先后撰写了“中华大节竹天然低产退化林丰产改造模式研究”、“云南番木瓜引种栽培与利用研究”、“云南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等30多篇富有创见和指导意义的文章。

与此同时,刘惠民全面推进学院各项改革。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南林学院几经搬迁,基础设施不完备,教学设施不足,在校生规模偏少。2000年以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刘惠民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学院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大对教学设施和设备投入的力度。

刘惠民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要大胆改革一切不适应现代化需要的观念和制度,探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他在总结西南林学院1996年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主持创立了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西南林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坚定地启动了以建设“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课程”的“四重”工作。2005年,他又主持制定了西南林学院本科培养方案,把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实践环节,注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在四个方面做了大的改革:一是构建以学科大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平台,二是大幅度裁减课内学时,三是建立课外学分制实施办法,培养创新精神,四是深化政治立论课改革,增强教学效果。结合教学改革,他撰写的《林业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以人为本深化学校多项改革》、《保证和提高林科硕士生教育质量机制的研究》等论文,先后获云南省和国家林业局的奖励。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刘惠民还积极开展以全员聘约制为代表的人事制度改革,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代表的精简机关和教学机构优化教学资源的改革,以学分制的实施深化了教学改革,以“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为代表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等,实施了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的目标。在这一系列改革过程中,他紧紧依靠学院党委一班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以教代会、职教会和学校学术委员会为平台,身体力行,民主办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了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紧张又民主的环境,从而赢得了教职工的一致称赞和支持。

身为一院之长,刘惠民的行政工作已经极其繁忙,但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但积极组织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而且身体力行,亲自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及云南省级课题。同时,还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研究法,果树栽培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日语等几门课程。他筹划和领导组织实施的“学分制改革与实践”项目获云南省200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研究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加的“中国社会林业教育探索” 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云南省屏边县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项目获云南省政府三等奖。近年来还发表专业科技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3本。

追求永无止境。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和管理水平,他两次东渡日本研修林业。特别是1995年到日本京都大学作访问学者,刘惠民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在学科前沿酿造花蜜,他反复仔细地研读了大量参考文献,摘录了30多万字的笔记,详尽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为其以后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0212月,刘惠民获得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硕士学位,20066月,获南京林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数字是枯燥的,却最能说明成就。2000年以来,西南林学院的建筑面积由8万平方米扩展到2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由800多万增加到2006年的1.1个亿;硕士学位点由6个上升到23个,本科专业由10个增加到46个;学生人数由2000多人增加到12000人,研究生达到了800多人,并获得了招收外国硕士留学生资格。学校已步入了以农(林)为主,工、理、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经过工程造园和大树移植造景,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建筑隐藏在森林中,学习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里。这所有的一切,无不凝聚着刘惠民的心血和汗水。

学校在不断发展壮大,而刘惠民的每个工作日却要按28小时来计算,白天处理工作,晚上读书钻研,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他已经记不清了。他有那么多业余兼职,光拣重要的就有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云南省生态经济林学会副理事长、云南林业产业协会副会长等10多项头衔。他说:“优美的旋律不会发自松弛的心弦,真心的幸福属于奋力拼搏者。”

是的,刘惠民正在他眷恋的动植物王国里挥洒汗水,在他为之奋斗的树木树人的王国里辛勤耕耘。他的努力,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丽,也将使西南林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